Amazon广告,如何通过细节优化提高成交的效率?

今天上午收到一位朋友的咨询:我的产品上架之后转化率低的可怕,每天花近100美金的广告,只带来30美金的销售额,负责广告的同事还劝我要坚持一段时间,现在我该砍掉产品还是开掉这个大怨种?

事实上背景是这个伙伴的投手是花高价请的某头部公司的“大神”,大神一方面抱怨公司的产品不行,一方面怪我的朋友没有魄力,产品的评价太少,应该搞50个以上的评价,并且找人发几个促销贴,配合着广告一块儿来打。老实说,身边已经有不少开工厂的朋友被这样的大神给搞的亏了几百个W了,我看了大神投放的词和出价后,是真的忍不住爆了粗口。

有很多朋友觉得负责广告投放的只需要研究广告的投放逻辑就可以了,在我接触了这一圈投手后,我的感受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你放屁。大多数张口闭口谈技术,谈卡位的投手,连目标客户的购物习惯都没弄清楚,就开始按照自己的逻辑瞎投放了,数据一不好就怪产品没选对,产品没特色,哪儿来的那么多有特色的产品,90%以上的卖家的产品都不具备创新属性,为啥别人能卖的好好的,一到你这儿就成了产品不行呢?

其实想要解决产品的销量,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概念:超级转化率。

以往大家在做电商的时候,会把流量+好产品当作是提升转化率的核心要点,只要转化率不好,首先就是咬死产品不行,事实上流量本身的精确度才是解决转化率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我曾经下载过不少人的产品广告数据,别人都是喜欢看哪些词的转化比较好,而我特别喜欢做的是统计出来成交订单的花费和没有成交订单的花费对比,然后细化到具体的投放词上,我发现不少公司的广告花费超过70-80%都浪费在了跟产品毫不相关和看似相关实则无关的客户搜索词上了,也就是说只有20-30%的钱用在了正地方,但是即使你把钱花在了正地方,也不代表这部分的转化是100%,因为这里边还有商品的价格因素,商品的品牌影响力因素,商品的外观和图片因素,商品的评价和配送方式因素,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比例反过来,80%的预算都花在了正确的用户搜索行为上,我们的转化就会呈指数级的提升。

如果仅仅是这些,并不足以称之为超级转化率,因为流量本身的精确度只解决了部分的问题,正确的流量进来之后,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能够把访客留下来,并且给他们想要的东西,产品的文案,图片,卖点都是决定是否成交的很重要的原因,拿产品的卖点来说,很多产品链接的卖点真的可以用不忍直视来形容,基本都是在堆产品的颜色,材质等参数,我曾经跟星球的小伙伴讲过一个问题:大多数的客户其实对于产品的规格,参数是没有认知的,他们关心的就是你的产品能不能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还有朋友认为卖点只能从自身产品来提炼,这也是不正确的说法,事实上,我们调研平台上同类产品的客户评价,从中挖掘出客户普遍关注的问题,客户的槽点和需求点,一样也是可以通过对文案,视觉的优化变成我们自己的核心卖点,从而提升访客的转化率。

现在我们来重新梳理下
超级转化率=精准流量+高度符合用户需求的文案+好的产品视觉+好的售后政策。

有人可能对售后政策有疑问,这能解决转化率问题吗?事实上,真的能。对于一些体积较大的产品,使用过程比较复杂的产品,容易产生货损的产品,客户在购买的过程中会极度在意产品的售后政策,别说是售后政策了,能不能快速的联系到商家都是他们在购物过程中很重要的衡量因素,我曾经在很多产品的评价中都看到这样的信息:我购买了这款产品,但是产品出现了问题,我又不知道如何联系他们处理。

事实上,大多数人忽略了一点:
海外也有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并且很多。

这些人可能只会购买下单,连如何通过站内信的方式联系商家都不知道,他们日常的售后都是通过电话,直接联系平台的客服,要么就是在万般无奈下,直接给你的产品留下了差评。所以一个清晰,友好的产品售后政策和渠道,是真的可以帮你提高日常转化率的。

所谓的超级转化率,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要懂用户,懂产品,懂用户的消费习惯,有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并且做事的颗粒度足够细,每一步都能保证让正确的人找到正确的产品,有好的支持,最后他们很丝毫的完成交易。

所以,如果你想着通过招一个很牛的投手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这个投手又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产品,研究用户习惯,大概率会扑街的。

来源:跨境电商长期主义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其他媒体或者他人投稿,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info@chuhaihao.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